河南省襄城县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 张遂保
我叫张遂保,今年43岁,是河南省襄城县王洛镇东村人。从2005年起,我担任襄城县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审员,成了乡里乡亲口中的“土法官”。
虽然“土”不好听,但正因为“土”才让我在化解纠纷特别是农村各种纠纷中具有一些天然的优势。“土”,所以与群众有更天然的亲和力,更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可以用一些民间常用的土办法,采取群众容易接受的方法方式进行矛盾的化解。
我曾利用抓阄方法解决兄弟二人争夺土地的纠纷。发生纠纷的兄弟二人是王洛镇郭庄村村民,他们的父亲郭长海80多岁,已经无法生活自理,便将他的8分多耕地分给两个儿子耕种。但由于这块耕地东侧留荒地较宽,而西侧确有杂草没有除尽,因此兄弟二人都想分得东侧的耕地。兄弟二人为此争执多次,造成矛盾激化,他们还将此事迁怒于自己的老父亲,也造成了对父亲的赡养问题无法解决,在当地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后来双方矛盾不断升级,村里多次调解,收效不明显,兄弟二人的纠纷没有人愿意去管。去年,经过村委干部引导,兄弟二人到法庭申请调解。
我了解情况后,主动请缨,参与到矛盾化解中去。通过实地察看,发现这兄弟二人争执的耕地东西两侧土质上并没有明显差别,也就是说粮食产量应该没有差别,西侧虽有杂草,但是不影响耕种。我之后又进行了走访了解,最后得出结论:争执的根源不是耕地本身,而是兄弟二人日积月累产生的积怨和爱面子好攀比心理造成的。兄弟二人都认为分土地吃亏村上有人会看不起,说自己没有本事。因此,单纯解决分地问题无法解决实际矛盾。
问题找出来了,如何找到一个在当地农村都认为是公平的解决方法是解决分地问题的关键。我提出就用当地农村传统的抓阄方法进行分地,抓到西侧土地的人可以得到60元的除草费用。这个方法提出后,他们兄弟二人都认为这个法子公平合理,可以接受。于是,我当场制作了纸团立刻让他们抓阄。老二郭根峰抓到了西侧的耕地,我从自己口袋里拿出了60元钱交给老二作为除草费。这样一来,本来纠缠不清的一个纠纷立马就解决了。
时间如白驹过隙,8年多的时间里,我参与了600多起案件的审理、调解。我也不断充实自己,并通过自学获得了法律本科学位,但我仍然要保持我的“土”气,继续为家乡的和谐安宁尽一份绵薄之力。
(葛梦阳 整理)